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21 件25 歲要開始做的事


揮別3 無焦慮

21 件25 歲要開始做的事 作者:許瓊文

出處:Cheers 第115 期 2010/04/01 出刊

《Cheers》雜誌教你21 件事,讓你勇敢追求夢想、追求財富自由,以及創造一手可以掌握的未來。不管你現在幾歲,愈早去做,愈早能如願,不再陷入年齡的迷思和焦慮。

勇敢追夢

1.列出你人生中非做不可的「待辦事項」,開始一項項完成。

2.嘗試一個人出國旅行,跟自己對話,照顧自己,傾聽心裡的聲音。

3.至少進一次大公司,不一定是規模大的企業,而是在各行各業中,口碑和
風評領先的公司。因為大公司的福利以及制度較完善,並可趁機累積相關工作
資歷,以及人脈關係。也許中年之後,你會想要創業,資金、經驗和資源外,
人脈是不可或缺的幫手。

4.好好品嘗一次跌到谷底的感受。把自己逼到牆角時,往往是把人生看得最
清楚的時候;唯有越過層層荊棘,才可能超越自我。

5.找個時間做件善事,例如加入義工行列,在協助、服務其他人的同時,你
會對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更加滿足。

財富自由

6.對自己好好進行一次全盤財務診斷。問自己:真正讓你幸福的生活方式是
什麼?有人喜歡住鄉下,有人卻想要住豪宅,想在短時間創造高財富,就必須
承擔更高的風險。

7.再問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,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?扣除現有資產存量,還
需要準備多少?設定好目標後,才開始討論合適的投資工具。

8.切勿「負債投資」;若有負債,應先擬定償還計劃,先理債、再理財。

9.一切都得從「存錢」做起,否則都是空談。

10.想要存錢,先從「記帳」開始。這是基本功,只要堵住不經意花掉的金錢,
一定可以慢慢累積出投資的本金。

11.辛苦存錢的同時,一定要慎防財務漏洞,比如人云亦云地亂買股票、辦房
貸,甚至亂刷卡或用現金卡借錢。其中聽明牌買股票往往被套在高點;房貸利
率的差別往往一年達數萬元;信用卡是很多現代人的理財盲點,也是現代人的
財務殺手,試想你有錢放在銀行,拿到的是少少的利息,當這些錢被銀行經由
信用卡或現金卡借出去,利差達10 倍以上,這樣的錢當然不能借來用。

12.既然理財是門學問,平時就應該做功課,無論從總體經濟,到世界趨勢,
都應該有所涉獵。不要一昧相信「理財專家」或「股票名師」會替你帶來一夕
致富的好運。

13.最後,想要獲得財富自由,成為理想中的有錢人,就要有「成功致富」的
信心。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人,都有一套自己的投資觀念,自律且具耐心,最
重要的是,他們目標明確。

掌握未來

14.要自由地揮灑未來,第一件要做的事是──建立生活的秩序。有秩序的
人,通常能夠成就你意想不到的事。讓其他事情可以順利完成,便有更多時間
享受「自由」。

15.改變,從專心工作開始。面對你正在做的事,集中注意力,才能加快完成
速度。

16.養成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。不要再用種種理由佔用睡覺的寶貴時間,不要
讓事情一拖再拖,這樣你將有更多時間補足精力。

17.正確的飲食、運動習慣能讓身體保持清醒,沒有負擔。應該讓身體在35
歲以前,都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
18.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證競爭力。管理大師彼得‧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
說,你的知識和經驗,都是你的新財富。懂得學習,一半靠好奇心,一半靠自
律。杜拉克即使再忙,每天也會擠出3~5 小時讀書,唯有保持學習的自律,
才能獲得一生受用的知識財富。

19.在日常生活中,實踐「懶」人的智慧,用最少時間,達到最佳目的,且運
用更舒適輕鬆的方法。例如:妥善保存隨手買的小配件,收納在同一個地方,
要使用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。發展自己的懶人智慧,當事情忙亂起來,就不會
一團糟,生活也能更有品質。

20.學會說不。「拒絕」是一門藝術,做個心胸開闊、進退有禮的人,同時也
要有自己的原則,才能過得自在、開心。

21.盡可能讓生活豐富。嘗試著用一個圓圈,平分成6 個部份,在每個部份寫
上家庭、工作、經濟狀況、精神追求、健康、智慧,提醒自己人生不是只有工
作的上班時間,與下班後的日常生活;盡可能讓自己的每個面向不斷拓展、延
伸。

35 歲前,學會讓自己輕鬆地應對一切,你就可以享受成功、自由的人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